《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 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 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推荐内容包括:
中文繁體:《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PDF 電子書
英文版本:《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 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PDF MOBI EPUB 電子書
封面 Cover
-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
- 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 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简介 Intro
《貿易戰就是階級戰:日益惡化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引發國際衝突》<Trade Wars Are Class Wars: How Rising Inequality Distorts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reatens International Peace>—— 馬修·克蘭恩(Matthew C. Klein) / 麥可·佩提斯(Michael Pettis)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貿易戰的問題根源不是地緣政治,也絕非國家體制之爭
各國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才是加劇各國貿易失衡的病灶!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貿易戰的問題根源不是地緣政治,也絕非國家體制之爭
各國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才是加劇各國貿易失衡的病灶!
貿易戰常被認為是國與國之間無法避免的衝突,必須爭奪你死我活,因為各國的國家利益必定無法調節。然而,本書兩位作者挑戰主流國際貿易的論點,直指「貿易戰」背後掩蓋著過去三十年來日益不平等的階級戰——貿易衝突其實是各個國家內部政治決策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被犧牲的往往是各地的一般勞工與退休者,富豪與權貴階級則因此受惠。本書除了提供重要觀點,以供了解方興未艾的全球貿易戰,也為美國與其它貿易順差國提供改善建言。
本書顛覆一般人的認知,作者直指「國家舉債」與「貿易赤字」並非問題,重點在於投機的無用投資與「不健康的貿易失衡」,在在加劇了全球各地的階級不平等:
• 在中國,由於信用氾濫導致過度投資,大而無當的投資建設在各地拔地而起,將民眾的財富移轉給大型製造商、開發商以及省級與地方政府。然而遭遇金融危機或發展瓶頸時,中國政府雖必須維持政權,卻不願執行合理的財富再分配政策,反而試圖透過貿易順差與金融外流,將中國經濟模型的成本轉嫁給世界其他經濟體。
• 在德國,經由幫高薪資所得者減稅、過低的遺產稅,以及縮減社會津貼等政策,國民所得從勞工手中被轉移給資本所有權人,造成德國民眾的購買力轉移到權貴家庭和他們控制的企業,因此無力吸收國內生產的所有商品與勞務。而二〇〇八年後,沉溺於追求零財政赤字(黑零)的德國政府,更是大幅削減基礎公共建設與社會福利。
• 在美國,美元的優勢,意味著美國人吸收來自世界各地多數的超額資本流入與超額製造品,也造成了房市債務泡沫與工廠外移。這些結果不合理地由一般美國大眾所吸收,且因許多美國權貴階級受惠於此,讓整個體系更加穩固。
美國長期以來承受的貿易逆差,造成一般美國大眾確實承擔了許多的經濟苦果與社會問題。然而這並非因為生活在貿易順差國中的德國人和中國人特別邪惡,一個國家不是非得透過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才能實現繁榮。追根究柢,這些問題導因於美國金融家和中國、德國工業家的利益相得益彰,透過國家政策與權貴階級的共謀,一般民眾的所得被大規模移轉到富豪以及他們控制的企業手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休戚與共的世界,這已是老生常談。但書中提到加速且升級的全球貿易活動與金融體系,將世界上幾乎每一個人聯繫在一起,而各國內部愈來愈嚴重的不平等,在加乘作用下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衝突,仍然是現在進行式。這些問題時至今日讓你我感同身受,同時也依舊令人怵目驚心,包括某國高到令人無力負荷的房價、債務危機、失業問題與污染,經常可循線探究到另一個國家——中國政府迫害工會發起人,並提供廉價的銀行貸款給房地產開發商,導致遠在天邊的美國製造業勞工失去工作;德國企業為因應德國政府縮減福利支出而削減工資的決策,卻使得西班牙發生房市泡沫……放眼世界各地,一般平民百姓的購買力都因此遭到剝奪。但人們卻在本國至上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的哄騙下,錯將問題源頭導向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必定會相互牴觸,而非追究各國內部不同經濟階級之間的衝突。
以更大的歷史格局來看,我們必須有所警覺:現今一切均顯示一九三〇年代的歷史有重演之虞——當時國際經濟與金融秩序的瓦解,撼動民主的根基,更助長致命的民族主義,結果迎來了戰爭、革命與種族滅絕。為此,我們必須辨識問題根源,及時針對病灶對症下藥,才有可能避免重蹈人類社會的覆轍。
「(本書)結合政治與經濟分析,同時敏銳地切入歷史,強調犧牲勞工而優惠富人的國內政策,不但是國內紛爭的根源,更使國際衝突不斷。」
(二〇二一年蓋爾伯獎獲獎評語)
■ 獲獎推薦 ----------------------------------------------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 入圍2020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籍
★《策略+商業》(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書
★ 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亞當‧圖澤(Adam Tooze)等重要經濟學者一致推薦
■ 必讀原因 ----------------------------------------------
★ 清楚概述貿易的整體基礎理論、根本性變化以及與跨國金融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 爬梳美、中、德三國財政政策的歷史,發掘國際貿易失衡的關鍵!
★ 以更大的視野綜觀國際貿易局勢,才能啟發了解自身在國際貿易的位置。
虽然挂着「贸易战的本质」这个引人侧目的主题,但实际上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国际贸易/金融学科普读物,从较为笼统的历史和理论介绍,到针对当今世界最大顺/逆差国(中德/美)的案例分析,感觉很适合拿来做相关专业的补充阅读。 总体上我同意书里「跨国贸易和金融失衡的根源在于国内分配不平等」的观点。富人和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夺走了国内工人阶级的财富,又试图把矛盾转移到别国头上,导致了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地缘冲突的加剧。 但有一点,作者既然把全球化下从北向南的产业转移类比为十九世纪帝国主义把国内剩余资本输出到海外殖民地的过程,就应该认识到这种失衡背后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但他在后续章节把中德美作为失衡的罪魁祸首相提并论时,却并未提到中国长期在全球供应链上被剥削的事实,我觉得是前后矛盾且不公平的。
拉里荐书系列。几乎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讲了一遍资本主义现代史。讲中国和美国的部分稍微有点陈词滥调,德国聊的不错。前三章对贸易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在贸易中角色的综述也棒极了,甚至可以作为一本放在书架上经常参考的工具书。
为时而著,但不妨碍是一本好书。前三章温习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后三章阐述了中德美在当今世界贸易中的现状。中德因为自身的历史和结构性原因制造有余而消费不足,超额供给在全世界寻求市场;美国因美元的霸权地位吸收全世界的冗余资金,随之而来的巨额私人债务和贸易逆差加剧了锈带的去工业化,最终让右翼民粹主义登台。循此逻辑,Klein和Pettis不同意Navarro的双边贸易解决方案,而是要求以各国的国内调整带动国际间的调整,避免重演一百年前国际贸易不平衡的覆辙。作者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最优逻辑解的条件往往又是最苛刻的。由最优解向次优解、次次优解一路滑落,最终积重难返,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可以通过这本书学到很多国际贸易,金融历史和现状的知识。180年前大清国与大英帝国的鸦片战争不是关于鸦片的,而是关于贸易的。鸦片战争只是从贸易矛盾升华到热战的程度,背后是因为贸易的不平衡,双方争夺的是如何成为一个顺差国。而今天的中美的贸易战本质是不同国家由于全球化造成的内部矛盾。贸易战有三方玩家,收益方是资本在全球流动过程中钱生钱的财团和银行获得巨大的利润,另外两个玩家是像中国那样低收入的贸易顺差国家和被压迫的普通人。还有受到失业的压迫以及债务的上升像美国那样的贸易逆差国家的普通人。受益者是跨国财团,受害人是中美两国的普通老百姓。川普当选后是代表美国中低层的人们利益,他们对华尔街那些财团以及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满的,这些民众都是不满现状,想要改变。唯一办法是去全球化或逆全球化。
作者 Author
馬修·克蘭恩(Matthew C. Klein)
《巴倫周刊》(Barron’s)經濟評論員。文章常發表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彭博觀點》(Bloomberg View)、《經濟學人》(Economist)。成為記者前,曾任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助理、橋水基金(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投資助理。耶魯大學歷史系畢業,研究主題為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之間的連結。芝加哥出身,現居舊金山。
麥可·佩提斯(Michael Pettis)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關注主題包含世界經濟、貿易與中國,另有其他三本相關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