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 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推荐内容包括:
中文版本:《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PDF MOBI EPUB 電子書
英文版本:《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PDF MOBI EPUB 电子书
封面 Cover
- 《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
- 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简介 Intro
《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比爾.海頓(Bill Hayton)
南海(South China Sea)
經濟利益、政治考量、戰略意義、人群互動與移動之處
中國野心、美國意志與周邊諸國的利益,硬碰硬的第一條戰線……
★為何要讀?
●主題南海極具戰略意義,更充滿著東南亞各國的歷史情仇,時常上演島礁、經濟海域的爭奪劇碼,亦是21世紀的重要中美戰略競賽衝突地區。
●作者比爾‧海頓是BBC國際問題資深記者,公正客觀地涵蓋南海問題的歷史、法律、能源、外交、軍事各個面向,且以簡馭繁、深入淺出,是理解南海問題的第一本、也最具權威性的書籍。 本書亦為2014《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爬梳各國重要外交政策的衝突與流變,更能理解台灣在南海問題中的角色與地位,以及勾勒印太區域的戰略圖像。
「問題癥結在於美中兩大強國的重大決策,都立基於恐懼和偏見之上。」
本書先從東南亞各國歷史背景的介紹開始,接著闡述國際法、油氣利益、民族主義在南海爭議中的角色,接著分析外交、軍事與最終的解決之道。內容廣博,涵蓋南海問題的全貌,且寫作風格深入淺出、立論公允,是任何想要理解南海問題的讀者的第一選擇。
★六大爭點,掌握南海核心!
※中國太近,美國又太遠:夾縫中進擊的東南亞各國怎麼辦?
※處理領土爭議,孰輕孰重?「歷史權利」vs.《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開發南海的兩難:教條思想vs.投機主義者的惡性循環?
※穿越「公海」的美國自由航行計畫 vs.專屬經濟區
※中國「和平崛起」vs.戰狼破壞遊戲規則
※ 解讀美國東亞外交:從轉軸、再平衡到印太戰略
=本書特色=
1. 看懂當前國際新聞的重大熱點,掌握東南亞各國的爭議所為何來。
2. 理解南海的戰略意義、東南亞各國的歷史情仇、重要島礁爭奪戰,以及與21世紀的中美戰略競賽大棋盤。
3. 理解台灣在南海問題中的地位與優勢。
4. 2014《經濟學人》年度選書,作者比爾•海頓是BBC資深國際問題記者,公正客觀地涵蓋南海問題的歷史、法律、能源、外交、軍事各個面向,且以簡馭繁、深入淺出,是理解南海問題的第一本也最具權威性的書籍。
=關於南海,你必須知道的七大矛盾=
1. 南海主權爭議導致東南亞各國劍拔弩張,但本質上只是近代帝國主義危害的延續?
2. 中國填海造陸步步逼近,但從國際法來看根本無助於鞏固主權?
3. 南海石油利益被中國政府過度膨風,卻礙於黨內鬥爭而不敢戳破?
4. 中越兩國千年來人民互通且疆界不定,民族仇恨存屬想像?
5. 過去美國殖民,今日中國逼近,悲情菲律賓的最大威脅究竟是誰?
6. 中國既不敢打,又不敢不打,中美軍備「偽」競賽,只為爭取預算?
=本書內容=
上千年的文明衝突、百年來的殖民創痛、
民族復興的渴望、天然資源的爭奪
南海主權爭議
不只是東南亞各國的軍事外交鬥爭
不只是美中爭霸的前哨
更考驗著世人是否得以解決歷史爭議,以共同合作、迎向未來。
关键词:南海:21世纪的亚洲火药库与中国称霸的第一步?;比尔.海登;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洋人的著作当然不可避免洋人预设的偏见立场,大体在叙述事实上尚属客观。南海无疑是中国的海洋战略重心,而前后几十年在此处的耕耘颇有所得。但是在坚持主权的前提下(无论真自古以来与否),东盟诸国绝不是需要剑拔弩张的敌人而是需要统战的共同致富的伙伴,独享此处是很不合时宜的。作者一味提倡美国在此地独特的地位,然而要将真正的敌人美国排除出这一经济圈是应有的战略大计,希望RCEP工作蓬勃开展。
中美对峙的序章。回顾了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政权的关系和在南海地区的互动,重点关注从近代开始由「曼达拉体系」过渡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程。只要有U型线的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支撑U型线的正是nationalism和exceptionalism的国家意识形态。
书比想象中容易入口多了,挺有趣的一本普及南海历史问题形成的书,重要的是作者相对客观地讲述了东亚各国的立场情况,看完之后自己去判断造成当下时局的原因。
這本書仍然值得再讀,把各方勢力的互動寫得太清楚了,雖然他對臺灣寄予厚望,但在兩大帝國之間的臺灣,又如何可能做到作者期望她所做的呢?
倒不是居心叵测的构陷,反而是根深蒂固的偏见:且不提本书提出的英法葡等国对于南海岛礁主权合理性等各色主张,只说结论部分——中国可以“和平崛起”,东南亚诸国也无需活在恐惧中,中美更不用刀兵相见,只要中国放弃自己对南海的主权即可——读来只让人感到深深的厌烦和失望。
不全面,但也提供了一个观察南海问题的角度。三个因素:民族情绪(民族国家认同和政权合法性)、战略考虑(海上生命线和战略纵深)经济动机(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两对关系:中美关系和美国的全球独霸地位以及地区存在、中国和东南亚诸国的关系。最后,结论是剑拔弩张可以,真要打起来对目前的中国不利。
算是入门读物,相对客观,也有历史脉络梳理,所以篇幅较长,浩浩荡荡400页大部头。大象争霸,蚂蚁怎么避免被踩踏?蚂蚁的选择是跳来跳去,不断博弈。大象呢,与其说是争夺资源,不如说一方为安全感和认授度,一方为雄霸世界的自由通道,就如同作者所点出的,南海类似于地中海问题,地缘和历史因素复杂,各方利益和自尊心缠绕在一起,是一个火药桶。
信息量非常大,历史,新闻,政治八卦。本质上是2009年美国重返亚洲后,中美的冲突,夹在两国中间的是平衡术大师东盟各国,其中柬埔寨是两面派,其他各国都是反华的,尤其以菲律宾和越南最突出,不过作者表示,中国已经靠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把各国给惠服了。美国靠着军事霸权,完全无视中国的地缘优势,中方也只能外宣谴责,内宣慰问,不过近几年中方军事实力逐渐提升,这种隐忍的平衡还能维持多久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写得真好。南海问题解释的详尽,清晰。
作者 Author
比爾.海頓(Bill Hayton)
英國BBC新聞記者,嫻熟亞洲問題,常為《泰晤士報》(The Time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曼谷郵報》(Bangkok Post)撰稿,撰寫本書期間他正在協助緬甸進行國家廣電部門的改革。他曾於2010年出版《越南:躍升的飛龍》(Vietnam: Rising Dragon)。除東南亞外,他亦經常駐中東、中歐與巴爾幹半島等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