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
推荐内容包括:
英文原版:《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掃描版本 PDF 电子书 【原書豎排】
中文繁体:《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PDF MOBI EPUB 格式电子书
本書中文簡體譯名為《发现的乐趣:费曼演讲、访谈集》
附: 《未读探索家系列(共5册)》,其中包括:
-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 《迷人的材料》
- 《发现的乐趣》
- 《一本不正经的科学》
- 《如果科学可以这么搞》
电子书版式简洁精美,极大提升阅读趣味,建议尽快阅读收藏,做更好的自己!
封面 Poster
- 《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
-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

《未读探索家系列(共5册)》
简介 Intro
《費曼的主張:誠實.獨立思考.不知為不知》<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 The Best Short Works of Richard P. Feynman>—— 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一手開創奈米時代
一腳踢爆「草包族科學」
我有一種毛病,是碰到任何神祕的東西,都想把它解開。
──費曼
許多人好奇,費曼是如何一方面做出高水準的研究工作,
一方面又保持尖銳深沉的懷疑態度?
要了解所謂費曼之祕,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費曼的主張》,
因為比起其他作品,本書更能清楚展示出他對追求知識的熱衷。
物理大師費曼有著充沛的好奇心與求真心,
他常用前所未有的手法,有效的解決物理難題。
費曼自稱,他對量子電動力學的貢獻只是在「玩」物理和數學,
儘管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但他所獲得的最大獎品,
卻是發現事理時的樂趣。
費曼認為探討任何問題時,都必須有懷疑的空間,否則不會進步。
唯有心存懷疑,才能提出問題,進而學習;為了繼續進步,
我們不能完全關死通往未知的門,必須留下一些縫隙。
他甚至說量子電動力學留下太多問題沒有回答,像是「騙局」。
許多人好奇,費曼是如何一方面做出高水準的研究工作,
一方面又保持尖銳深沉的懷疑態度?
要了解所謂費曼之祕,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費曼的主張》,
因為比起其他作品,本書更能清楚展示出他對追求知識的熱衷。
我們能在書中看到費曼的真實面貌,他看似嬉戲於不同觀念之間,
卻一直掌握三個關鍵,就是誠實、獨立思考、承認不知為不知的雅量。
此書也廣泛探討費曼深思過的許多問題。
除了物理,還包括宗教、哲學、未來的電腦、由他開創的奈米科技、
謙虛的美德、科學的趣味、科學與文明的未來……
費曼更告訴科學界新手,如何用好奇心、開放的心靈,
以懷疑的眼光來觀察這個世界。
关键词:费曼的主张:诚实. 独立思考. 不知为不知;理查德·费曼;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聪明有趣的人即使离世多年,大家还是会时不时地念叨他,比如王小波,比如费曼。
我最早对科研的所有向往,都是因为想成为他这样有趣的人
脑残粉,费曼请收下我的膝盖
高手都是相通的,有点像物理学界王小波,只是一个在知识青年下乡时,一个是战时参加了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但都能有趣的发现一些东西,无论科学,信仰,还是哲学。这本书和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在一个推荐水平上。
真实是一个人保持有趣的必要前提,就好像书里写到费曼参加曼哈顿计划,在分配房间前,他先去看好哪儿是女员工的宿舍,然后选了一个能看到那里的房间——他就是这么挑选自己房间的,美中不足的是房间的正前方正好被一颗大树挡住了。读到这里的时候就让人忍俊不禁,诸如此类的真实有趣,在书中比比皆是。而他对待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从那篇航天飞机事故的调查报告可见一斑),也很值得遵从。还有就是我真佩服费曼的爸爸,他像一个艺术家一样培养出来了一个科学家。
作者 Author
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1918年5月11日生於紐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了研發原子彈的曼哈坦計畫(Manhattan Project),雖然年紀很輕,卻是計畫中的重要角色。隨後,任教於康乃爾大學以及加州理工學院。由於在量子電動力學(QED)的成就,在1965年與許溫格(Julian Schwinger)、朝永振一郎,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熱心參與物理普及,著作豐富。《費曼物理學講義》(中文版有十四冊)與《費曼物理學訣竅》是教師及最優秀入門學生的指南。較通俗的《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入選為「近代世界最佳書籍」大系,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經典並列,同為「人類思想精粹」。兩本回憶錄《別鬧了,費曼先生》與《你管別人怎麼想》,作品裡外都散發出多采多姿的個性。
在物理學家正務之餘,曾把時間花在修理收音機、開保險櫃、畫畫、跳舞、表演森巴鼓、甚至試圖翻譯馬雅古文明的象形文字,所做所為都符合「永遠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一切都要積極嘗試」的精神。
參與「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調查工作,在聽證會上示範即席實驗,只用了一杯冰水,證明橡皮墊圈不耐低溫,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
1988年2月15日在洛杉磯與世長辭,另留下遺作《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的主張》、《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