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论(修订版)》
推荐内容包括:
《意识形态论(修订版)》高清 OCR 扫描版本 PDF [文字可复制 · 可全文搜索]
封面 Cover

《意识形态论(修订版)》
简介 Intro
《意识形态论(修订版)》—— 俞吾金
培根论述的知识论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被康德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精确的思考。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是我们感觉的产物,而感觉材料又经过内在于人的知性范畴和直观形式的“加工”。这既表明了具有正确的认识方法的科学家之间在知识上的一致性,又限制了这种知识,因为我们只能达到“现象”的层面上,并不能知道其他的知识形式和居于现象背后的东西。
关键词:意識形態論;俞吾金;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人家的博士论文旁征博引,思想深度之深在博士论文中罕见。三十年来鲜有人超越。这个问题意识也很好,意识形态的演变以及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脉络可循的。看完后觉得写的很深入,但是有种把一个问题反复谈的感觉。
补标。本科读的时候蛮愉快的,但还是有很多在意的问题没解决…
写得太好了,非常清楚的表述了整个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现在的发展趋向。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意识形态理论,缅怀俞吾金教授
应该算是国内意识形态概念史领域少有的著作了吧?体系宏大,思想深刻,语言洗练,读了两个月,仔细梳理了逻辑框架,受益颇深,推荐所有对意识形态问题有兴趣的同学作为入门书籍阅读,虽然啃下来的过程艰辛,但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不过有一点小的疑惑,似乎书中没有解答,就是弗洛伊德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并行”关系,马克思主义讨论人性较少,而弗洛伊德展开理论的基础则是“自我”之生、性、死本能,隐隐觉得两者间存在某种冲突,以弗洛伊德之人性论,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可去意识形态之蔽,但人之本性的东西却难以解决。也许后世有将两者做对比的书,有待阅读。
名家之作,很佩服作者的学术功底,能把意识形态的研究历史捋得这么顺畅。但意识形态问题是真的难啊……光是读起来就很艰难,中间有几章国外学者的几乎读不懂,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对我很有帮助的一本书,一遍不够,再来一遍。
作者 Author
俞吾金(1948-2014)
浙江萧山人。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留复旦大学现代外国哲学教研室任教。曾任职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学部主席、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中心(985国家级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主任、上海市社联常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人事部第五届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论》《实践与自由》《被遮蔽的马克思》《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