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十四講》

推荐内容包括:

中文繁体:《生死學十四講》PDF 電子書

中文简体:《生死学十四讲》PDF 电子书

封面 Cover
《生死學十四講》

《生死學十四講》

简介 Intro

《生死學十四講》—— 余德慧


「到底什麼是生死學?」2000年起,余德慧於慈濟大學重開生死學課程,本書是2002年的上課記錄,文中以海德格、齊克果的思想為經緯,作者學養與體驗交織,融合了臨終照顧實務、研究累積的學術理論及自身體驗,文聲如清水潺潺,提供人們一條「通往徹念的擺渡」之路,也是一本寓世修行之書。

十年前,余德慧就跟楊國樞教授在台灣大學心理系,開設了國內第一門「生死學」課程。當時,每一堂課都大大爆滿,可見國內對於「到底什麼是生死學?」有著強烈的求知需求。

後來,余德慧離開台北,來到花蓮的東華大學,並持續在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擔任志工,開始接觸臨終病人,親身體證生死,既深刻體會到身體一步步毀敗對人們心理的撞擊;同時也見證到人們身上的靈性之光,如何在世俗事物的剝落之後,幽然顯現。生與死,在安寧病房的特殊時空中,更清晰浮現出互為表裡的本質和意味。

活著是一齣熱鬧繁華的戲,死去也可以是一首轉化之歌。余德慧自己這兩年也曾遭逢重病,對於死亡有更切近的照看,因而導引出更寬闊的對生死之學的體悟。

「我們在世的繁華有多少操心?多少遮蔽?我們如何能突圍而出,尋得澄澈的本真,讓自己從日常世界走進靈性世界,瞭解回到宇宙的母體是人們最終的歸返。於是向死而生,因瀕臨之心而行於生死學的修行之路,在生活中既認真又不認真,遊戲而又自然,了悟生寄死歸,死亡也是一種存在。」余德慧認為,貼身近觀死亡之後,對生命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强荐而不仅力荐!生死学不是死亡学。此书给人另一种视觉看生死,看存在。也提供了一种于世修行。

最近密集轰炸式的读他的书,一来是方向对头,二来是写来好读。看到最后还是这一本强推。#萌生许多念头 连论文框架都要有了呢

虽简短,但慷锵有力,掷地有声。

海德格尔+佛学导论。可缓解焦虑与抑郁

1.生命破裂的光芒,照见的是生命底线。2,默存,缘在,心智意识,宇宙意识。3。灭生相续的宇宙原理。4.臣服宇宙,深刻化痛苦。 5.阿赖耶识。 无数处的自我代入,好几处都看到我自己站在那里,裂痕的缩影,作为的缩影。醍醐灌顶。这是对于死亡的求真。

作者 Author

余德慧


台灣屏東人,一九五一年生。曾任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張老師文化公司總顧問、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關係研究所教授、諮商與輔導心理學系主任,教學內容包括:文化心理學、宗教人類學、文化諮詢等。他也曾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諮詢顧問總召集人。余德慧早年從事臨床心理學,之後因覺人的世界跟文化、經濟、生活等息息相關,在加州柏克萊大學開始埋首於心理、醫療人類學,同時也浸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宗教與臨終照顧等研究領域。著作有:《生死學十四講》、《詮釋現象心理學》、《生命史學》(心靈工坊出版)、《中國人的寬心之道》、《中國人的自我蛻變》、《中國人的生命轉化》、《孤獨其實是壞事》等(張老師文化出版)。

下载 Download
隐藏内容需要支付:¥3
限时优惠中!
剩余00:00:00.000
立即购买

* 支付成功后,如果没有看到下载选项,请手动刷新本页面!仍无法下载?>>

声明
  • 本站所有信息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分享,网站不储存任何资源,不提供任何资源下载,如果喜欢,请购买纸质正版。如果信息内容分享侵犯著作人及版权方,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有其他任何问题,可以发送邮件到1020541744@qq.com
  • 人,生而孤独。对于喜爱阅读的人来说,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大抵就是一个人阅读的时光。希望在这里你读到的每一本书都能带给你力量和平静。
  • 心愿清单
    填写你想要阅读的电子书,我们会在近期的更新中考虑你的电子书阅读需求,助你高效阅读,在丰富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点击填写

    发表评论

    加载中,请稍后...

    给我们留言

    留言描述您的问题或需求,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