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 Changing Fortunes: The World's Money and the Threat to American Leadership
推荐内容包括:
中文版本:《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扫描版本 PDF 电子书
封面 Cover

《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
简介 Intro
《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Changing Fortunes: The World's Money and the Threat to American Leadership>—— [美] 保罗·沃尔克(Paul A. Volcker) / [日] 行天丰雄
“二战”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作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核心参与者,两位作者回顾了诸多世界经济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再版新书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世界货币动荡、人民币的地位和未来、以及居民个人的资产配置选择都有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時運變遷:世界貨幣、美國地位與人民幣的未來;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值得认真读。1广场协定从日本和美国双方进行讨论,广场协定背景是其他货币对美元在80年代贬值2金融监管只能一刀切,如果是设置一个连续的监管光谱,在实际执行中会被绕开3全球协调汇率本质是让渡权力,又回到了霍布斯的问题,国家之间是处于自然状态中。
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货币史。两点感受:1、货币,或者说经济的核心是信用,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之后的法币时代,一个对内对外有信用政府和负责任的大国对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2、沃尔克和行天丰雄作为曾经美国和日本的央行主管,那种精英主义的专业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有点久违了的感觉。虽然难免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但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和对政策的制定真正依据的是自己渊博的金融学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比较少自私自利之心,这一点难能可贵,希望我党治国的精英中坚们也能有如此胸怀吧。
保罗·沃尔克论述更细致,行天丰雄论述更明晰
看到了国家们对于汇率波动的焦虑,这说明我们人类天生无法处理不确定性。
超级赞超级应时 偶然发现 然后衔接着《零年:1945》来读正好讲的是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过程 大量细节披露认真读一读非常有趣 新版还加入了2016年最新的时局判断。最后这一章实在写的太精辟了太好了
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角度回顾了从布雷顿体系到广场协议的美国金融的变化,以及每个节点日本的立场和态度。日本作为美国的跟随者,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基本还是维护了美元体系。跟《坚定不移》的部分内容用重合,但更集中于美国金融政策的立场和变化,尽管有主观立场的设定,但这种立场的设定,就更能体现决策的背景。对历史的回顾,配合着自传,品读里面的立场,会更生动更有趣,也会知道处在不同的立场和地位的不同决策逻辑和结果。
刚开始看,引言部分就被镇住了。但里面的内容或关注的问题我不太感冒,沃克尔似乎花了大量时间来讲官僚体系如何运作的,最后对人民币的话题也是蜻蜓点水,一般。
作者 Author
[美] 保罗·沃尔克(Paul A. Volcker)
经济学家,1969-1974年担任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他是美国1971年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和当今全球浮动汇率体制的主设计师。1979年至1987年任美联储主席,在他的领导下,美国通货膨胀得到牢固控制,对稳定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起过关键性作用。他是 1985广场协议签署时的美方官员,预言了美元的暴跌;他领导处理了影响全世界的拉美债务危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奥巴马邀请担任美国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沃尔克规则”。
沃尔克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联储主席”。他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从“美元-黄金本位“到浮动汇率制的切换,以惊人的勇气和远见成功治理美元通胀,缓和拉美债务危机的冲击。这些卓越贡献在奠定美元、美联储乃至美国地位方面的作用,堪与赢得二战和冷战相提并论。
中国1993年到2000年期间的通胀治理、央行改革和国企债务危机的应对成功,也大量借鉴了沃尔克的智慧,期间朱镕基行长和总理曾多次邀请访华。
[日] 行天丰雄
服务于日本大藏省长达30余年,参与了包括“广场协议”在内的几乎整个日元国际化过程,被称为“日元大师”。根据对日本教训的深刻洞悉,他认为人民币未来的挑战不在于汇率,而在于政府与民间的共识和远见、相关重大改革的措施,能否与国力的提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