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 A Mathematician's Lament: How School Cheats Us Out of Our Most Fascinating and Imaginative Art Form
推荐内容包括:
英文版本:《A Mathematician's Lament: How School Cheats Us Out of Our Most Fascinating and Imaginative Art Form》PDF MOBI EPUB 格式电子书
中文繁體:《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PDF MOBI EPUB 格式电子书
电子书版式简洁精美,极大提升阅读趣味,建议尽快阅读收藏,做更好的自己!
封面 Poster
-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
- A Mathematician’s Lament: How School Cheats Us Out of Our Most Fascinating and Imaginative Art Form
简介 Intro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如何讓孩子好奇、想學習,走進數學的美麗世界》<A Mathematician's Lament: How School Cheats Us Out of Our Most Fascinating and Imaginative Art Form>—— 保羅·拉克哈特(Paul Lockhart)
數學是一門藝術,重要的是過程,是遊戲,是玩,是去做。
為什麼有趣的數學,會變成無趣的科目,讓許多學生討厭、害怕?
這本薄薄的小書,用最簡潔的方式描述數學之美與樂趣所在,並且批判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然而,正是在對數學的思考當中,人才是活著的,孩子的心智會打開,主動產生興趣。
為什麼有趣的數學,會變成無趣的科目,讓許多學生討厭、害怕?
這本薄薄的小書,用最簡潔的方式描述數學之美與樂趣所在,並且批判今日僵化的數學教育(背公式、大量的習題),忽略了帶領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然而,正是在對數學的思考當中,人才是活著的,孩子的心智會打開,主動產生興趣。
本書對於美國K-12(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數學教育做出了強烈的批判,然而在台灣,問題也是一樣嚴重。我們本來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數學體驗,讓他們喜歡上數學,有好奇心,這全看我們怎麼教。只要那一點點的改變。
作者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他發願來教中小學的數學,希望呈現給孩子們數學的趣味、和充滿想像力的一面,因為:
數學是一門藝術,重要的是過程,是遊戲,是玩,是去做。
因此他非常批判「死記硬背」、「給答案」、「省略思考過程」的教學方式。
他於2002年寫成本書的初稿,只有薄薄的25頁,然而在史丹佛大學的齊斯.德福林教授的推薦下,於美國數學協會(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網誌上發布後,在數學社群中引起極大的迴響,因而出版成書。
如何尋回數學課堂上的遊戲與歡樂?如何領略數學之美?
這本書,既是為孩子抱不平,也為數學這門偉大的藝術平反。本書可帶領孩子們認識數學具有創意、想像力的一面,也讓成年人重新發現——數學的樂趣。
关键词: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如何让孩子好奇、想学习、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保罗·洛克哈特;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相見恨晚的一本書,振聾發聵、字字珠璣,所有數學老師和做課程發展的人都應該一讀。
能感受到数学那简单纯粹的快乐,不自觉眼泪流下来。
感觉自己就是作者无情批判的那种中小学数学教育受害者 没有兴奋好奇和美的感知 也没有大的picture 只有机械照搬 支离破碎
同意作者的观点。我也是不在学校学数学以后才知道数学其实是门艺术。他讲的很多也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我特别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去抓K12阶段的教育,以我的经验来说,这个阶段的养成确实很重要。数学思维和数学启蒙如果走上公式化道路,也就不能怪大家都觉得数学是魔鬼了。
这真是我读过关于数学和数学教育最美的书。“然而,我能够从全然的‘无’当中创造出全然简单的美丽,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改变了我自己。这不正是艺术吗?”
自小对数学并不反感,儿时更多是靠成就感支撑着学数学,进入高中就几乎没有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了,没有懂数学艺术的老师教数学,这一点确实很难。作者笔锋犀利,却让人迫不及待想再学数学。
直到我这么大年纪,还会偶尔地做关于数学考试的噩梦,可见学习数学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经历——除非,数学是按照这本书指出的方式来教学的。本书的前半部分着力批判了现在的数学教学方式,让我终于知道原来数学学得不好板子应该打在教师和教材上,跟一个人是否有“数学头脑”全无关系。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用几个实例演示了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毕竟,生活中能用到的数学技能并不太高,而且计算器早已普及),更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培养思维的能力,甚至是一种艺术上的美感!我由此想到,那么其他学科难道不都该是这样吗?!
下篇尤其有趣。插图是手画的,有种有人在面前画给你的亲近的实感,就像数学应该是亲近于你,自由于他的感觉。希望还能看看作者其他的作品。
作者 Author
保羅·拉克哈特(Paul Lockhart)
他原本在美國的布朗大學、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擔任數學教授。從2000年開始,他自願到紐約布魯克林的聖安學校(St. Ann's School)教導K-12(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的數學課。
他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發願來教中小學的數學,希望能呈現給孩子們數學的美感、和充滿想像力的一面,他非常批判「死記硬背」、「省略思考過程」的教育方法。
本書是他的第一本書,書一出版即在數學教育圈造成轟動。除了本書之外,他另著有新書《Measurement》。